肇庆市食用油检测项目汇总,安全污染物检测,联系我们
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的核心辅料,其质量直接关联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。检测需围绕 “安全风险管控”“品质合规性”“营养真实性” 三大核心目标,覆盖污染物、理化特性、添加剂、营养成分等关键指标,以下结合表格详细拆解。
一、食用油核心检测项目总表(含方法与标准)
检测类别 | 核心检测项目 | 常用检测方法(国标 / 行标) | 关键判定标准(国标) | 检测意义 |
1. 安全污染物检测 | 黄曲霉毒素 B₁ | GB 5009.22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族的测定》(免疫亲和柱净化 - HPLC 法) | GB 2716-2018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》:≤10 μg/kg(花生油、玉米油等易污染品类) | 黄曲霉毒素 B₁是强致癌物,原料(花生、玉米)霉变是主要来源,需严格控制 |
苯并 (a) 芘(多环芳烃代表) | GB 5009.27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 (a) 芘的测定》(固相萃取 - GC-MS 法) | GB 2716-2018:≤10 μg/kg | 高温压榨、煎炸过程易产生,长期摄入增加癌症风险 |
重金属(铅、镉、砷) | GB 5009.12/15/11-2017(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、ICP-MS 法) | GB 2716-2018:铅≤0.1 mg/kg,镉≤0.05 mg/kg,砷≤0.05 mg/kg | 来源于污染土壤(原料种植)或加工设备,长期蓄积损伤肝肾、神经系统 |
溶剂残留量(浸出法 oils) | GB 5009.262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》(顶空气相色谱法) | GB 2716-2018:≤50 mg/kg(一级浸出植物油),不得检出(压榨油) | 浸出法生产时溶剂(如 6 号溶剂油)残留,过量影响口感且有潜在毒性 |
2. 理化品质检测 | 酸价(酸值) | GB 5009.229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》(滴定法) | GB 2716-2018:花生油≤1.5 mg KOH/g,葵花籽油≤2.5 mg KOH/g(按品类细分) | 反映油脂水解程度,酸价高说明油脂氧化酸败,口感发酸、产生有害物质 |
过氧化值 | GB 5009.227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》(碘量法) | GB 2716-2018:植物油≤0.25 g/100g(以脂肪计) | 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程度,过氧化值高易产生醛酮类有害物质,导致风味劣变 |
极性组分(煎炸油重点) | GB 5009.202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中极性组分(PC)的测定》(柱层析法) | GB 7102.1-202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要求》:≤27% | 高温煎炸产生的氧化、聚合产物,过量摄入增加肠胃负担,是煎炸油更换的核心指标 |
烟点(高温用油重点) | GB/T 20795-2006《植物油脂烟点测定》(目视法 / 自动烟点仪法) | 无强制国标,但行业默认:精炼橄榄油烟点≥190℃,煎炸专用油≥230℃ | 烟点低的油高温易产生油烟(含苯并芘),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烹饪用油 |
3. 添加剂检测 | 抗氧化剂(TBHQ、BHA、BHT) | GB 5009.32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 9 种抗氧化剂的测定》(HPLC 法) | GB 2760-202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:单一抗氧化剂≤0.2 g/kg,混合使用按比例折算 | 合法添加可延缓氧化,但超量摄入可能影响肝脏代谢,禁止非法添加(如乙基麦芽酚) |
色素(柠檬黄、日落黄) | GB 5009.35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》(HPLC 法) | GB 2760-2024:食用油中禁止添加合成色素 | 非法添加色素用于掩盖油脂劣变(如发黄),长期摄入有潜在健康风险 |
4. 营养与真实性检测 | 脂肪酸组成 | GB 5009.168-202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》(气相色谱法) | GB 2716-2018(需符合对应油品特征,如橄榄油中油酸≥75%) | 鉴别油品真伪(如调和油中是否掺假低价油),评估营养价值(如 ω-3/ω-6 比例) |
反式脂肪酸含量 | GB 5009.168-2021(气相色谱法,同脂肪酸组成) | GB 28050-2011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:≤0.3 g/100g 可标注 “0 反式脂肪酸” | 氢化植物油或高温加工产生,长期摄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|
特征指标(如橄榄油的角鲨烯) | GB/T 30383-2013《橄榄油、油橄榄果渣油》(气相色谱法 / 分光光度法) | 橄榄油中角鲨烯≥180 mg/kg(特级初榨) | 验证油品等级与真实性,避免以次充好(如用果渣油冒充特级初榨橄榄油) |
二、不同品类食用油的检测侧重点
食用油品类差异大(如植物原油、精炼油、调和油、煎炸油),需针对性调整检测项目,避免资源浪费:
食用油类型 | 核心检测重点 | 典型场景举例 |
植物原油(未精炼) | 黄曲霉毒素 B₁(花生原油、玉米原油)、酸价、杂质含量、水分及挥发物 | 原油收购环节,判断是否符合精炼加工要求 |
精炼成品油(如花生油、葵花籽油) | 酸价、过氧化值、溶剂残留量(浸出法)、重金属、抗氧化剂(若添加) | 出厂质检,确保符合零售标准 |
食用调和油 | 脂肪酸组成(验证宣称的 “比例”,如 “50% 葵花籽油 + 50% 大豆油”)、反式脂肪酸、污染物 | 打击 “以次充好”,如用棕榈油冒充高价油 |
煎炸专用油 | 极性组分、烟点、酸价、过氧化值 | 餐饮企业日常监测,判断是否需更换煎炸油 |
特种油脂(橄榄油、茶籽油) | 特征指标(如橄榄油的油酸、茶籽油的山茶苷)、苯并 (a) 芘(低温冷榨油重点) | 真伪鉴别,避免 “挂羊头卖狗肉” |
三、检测关键注意事项
- 样品采集规范:
- 方法选择适配:
- 标准动态更新;
四、消费者如何通过检测报告避坑?
- 看 “安全指标”:黄曲霉毒素 B₁、苯并 (a) 芘、重金属必须 “符合 GB 2716”,溶剂残留量(压榨油)需 “未检出”;
- 查 “品质指标”:酸价、过氧化值需在对应油品的限值内(如花生油酸价≤1.5 mg KOH/g),超过则说明油脂不新鲜;
- 核 “营养宣称”:调和油标注 “含 XX% 橄榄油”,需查看脂肪酸组成报告中 “油酸含量”(橄榄油特征指标)是否匹配,避免虚假宣传。
通过系统检测,可从源头控制食用油的安全风险,同时规范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华谨质检平台作为广东第三方检测平台
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满意、、可靠、全面的一站式检测与认证咨询服务。
Foshan Huajin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., Ltd.
Address: 7 floor A4 building,Future Town,lingnan road,Dali town,Nanhai ,Foshan ,Guangdong ,Tel: consignee:zhonglu
有任何检测的问题,欢迎随时私信给我咨询
企业名称:佛山市华谨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
注册资本:100万(元)
成立日期:2013-09-27
企业邮箱:1641364252@qq.com 业务电话:13211192174 钟工,号码长期有效。
企业网站:http://www.gdzyts.com/
公司地址: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岭南路85号广佛智城4号楼第7层第4705、4706、4707号单元
